惠州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绿色发展,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力绿色制造体系,持续推进工业园区提质增效。
 
 
  创新驱动
  科技赋能产业更环保
  走进5G+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园区,智能物流车来回穿梭精准配送物料,生产状态、供应链情况、设备运行等各种参数在大屏幕上一目了然;而在一家数字化工厂里,没有嘈杂的生产场面,借助制造执行系统、安灯、电子看板等信息化手段,精益生产、透明管理、卓越运营的目标逐渐成为现实……
  科技赋能,让制造业能耗更低、排放更少、效益更高。时间回溯至从前,从“三来一补”,办实业、打基础起步,惠州产业经济在飞速发展的同时,引发的一些环保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不能再走以前的老路了。”惠州积极转变粗放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改造提升传统工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石化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命健康等产业,加速构建更具竞争力的“2+1”现代产业体系,推动“惠州制造”成本优势、比较优势向技术优势、创新优势转型升级。
  破旧,铁腕整治关停污染企业,倒逼企业落实污染防治措施,引导企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从源头上化解环境污染问题。立新,加速培育新动能,引进新技术、发展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企业等创新主体数量不断增加,科技孵化、创新创业热潮涌动。
  近年来,惠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以仲恺高新区为例,“十三五”期间,仲恺科技拨款占区级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一直保持在20%以上,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5.5%,该区日益成为自主创新能力快速提升的示范高地。
  工业技改投资不断加强。去年,在受新冠疫情影响的背景下,惠州技术改造的步伐没有放慢,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完成251.2亿元,增长9.7%,居珠三角第4位。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与制造业融合,企业自主创新的样板处处可见,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认识到了自主创新、科技投入的作用。鞋业、家具、珠宝等传统企业褪去陈旧的外壳,加速向网络化、数字化、定制化转型升级,焕发出勃勃生机。
  节能降耗
  公布首批“免申即享”惠企政策清单
  今年8月30日,市工信局公布第一批“免申即享”惠企政策清单,其中包括国家级绿色制造示范奖励、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率奖励。这意味着只要符合条件,企业不用再申请就可直接获得政府奖励资金。
  “又更省事了。”广东九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办公室副主任龚琼说。九联科技将绿色供应链管理纳入企业发展的核心,致力构建从研发设计、采购生产、物流管理到销售服务的全流程绿色价值链,先后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实现国家级绿色制造体系“大满贯”。
  九联科技是惠州企业加速向绿色制造转型升级,实现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双赢的一个缩影。今年3月23日,九联科技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成为惠州首家科创板上市公司。
  根据惠州市“实体经济十条(修订版)”,对新获评国家级、省级的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两化”融合、制造业单项冠军等品牌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50万元、20万元奖励。近年来,惠州持续发力绿色制造体系,发挥绿色工厂企业的示范作用,引领惠州制造业绿色转型。截至去年底,惠州共有国家级绿色工厂20家,数量居全省第4位,国家绿色园区1个(大亚湾石化产业园区),绿色设计产品96种,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3家,绿色制造蔚然成风。
  厂房屋顶安装太阳能发电设施,建设水蓄冷项目实现用电低谷储能,绿色理念贯穿产品设计过程……以绿色技术为导向,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惠州在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政策体系建设上持续用力。
  胜在转型升级、赢在环保先行。依托绿色制造的示范作用,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主动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加大先进环保设备的投入,节能降耗、减少废水废气等的排放。
  园区提质增效
  高标准打造“3+7”绿色园区
  高质量的发展不能违背自然规律,更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推动绿色发展,不仅需要锲而不舍、滴水穿石的精神,还需主动作为、科学谋划。
  与“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零散发展模式相比,产业园区更有利于形成产业集群,实现产业链企业的互补和良性发展。曾经,数量不少的村级工业园对推动惠州产业发展作了巨大贡献,很多大企业、龙头企业也是从村级工业园里走出来的。但是发展到现在,村级工业园在基础设施、环境保护、产业能级等方面,都已经很难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近年来,惠州坚持走产业集群化发展道路,推动资源向优势产业集中、企业进园区集聚,加快园区、平台建设。去年5月,惠州出台工业园区提质增效行动方案,以“千亿园区,万亿产业”为目标,以打造“3+7”工业园区为抓手,把工业园区建设成全市产业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的先导区,形成制造业创新集聚高地、绿色发展高地和营商服务高地,为惠州打造“2+1”现代产业集群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根据规划,绿色将是“3+7”工业园的一个重要特征。惠州将实现工业园区全部污水集中处理,科学施策,推动碳达峰工作,按照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理念,建设产业先进、配套完善、环境优越的绿色园区。
  如今,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惠州“3+7”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基本完成,基础设施等各项建设快马加鞭,项目落地跑出“加速度”,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园区承载力、吸引力持续提升。今年上半年,惠州“3+7”工业园区建设捷报频传,各项建设跑出“加速度”。
  南海之滨,大亚湾石化区炼化一体化规模全国第一,今年6月获评中国化工园区30强第一,连续第3年获此殊荣,加快建设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被视为惠州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核心引擎的仲恺高新区,上半年GDP达369.54亿元,比增27.2%,阔步向国家一流高新区迈进;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集聚发展,累计引进项目72宗,计划投资498亿元,动工项目37宗;7个千亿级园区也在加紧施工、提质增效,一派繁忙景象。
来源:惠州日报
(R-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