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农业部发布最新统计数据:2019年全球大豆产量为33770.4万吨,其中中国大豆产量在1810.0万吨左右,约占全球大豆总产量的5.36。大豆作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除了在食品加工上得到了应用还在工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大豆残渣。
  能否将大豆残渣以及水果纤维素,转化为可持续包装材料?本文将为您揭晓答案。
  1、大豆纤维素包装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教授威廉· 陈(William Chen)发明了一种由纤维素制成的可生物降解的食品包装,该包装原材料是从大豆制品制造商产生的废弃物中提取的。
  陈解释说,大豆被压碎,挤出用来制作豆腐和豆浆的汁液。剩下的是多孔残留物,通常被倾倒。陈把糊状的剩余物放入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吞噬营养,留下纤维素。
  虽然纤维素基塑料包装已经上市好几年了,但是据研究大部分塑料包装都是由木头或者玉米等原材料制作而成的。相比之下,陈开发的包装是由废品制成的——所以它不与可食用作物争夺土地,更加具有可持续性。
  陈的技术可以同时解决两个问题:减少塑料生产和垃圾填埋场的食物垃圾。据报道,新加坡每年生产的食物垃圾总量可以填满15,000个奥林匹克大小的游泳池,而大豆产品在新加坡非常受欢迎,每天大约会产生30吨豆渣。这一技术可以把豆渣充分利用起来,推而广之将有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大豆饮料生产商F&N与陈氏实验室合作,直接从工厂提供残渣。陈说,该公司正在进行一项可行性研究,以评估这种食品包装是否能在商业上与传统产品竞争。
  可伸缩性有时会成为生物塑料需要克服的问题,生产生物塑料通常会比石化类产品要贵。陈说,因为原材料是免费的,所以大豆包装在实验室里“几乎不需要任何成本”,而商业规模的生产将涉及额外的费用,如储存和质量控制。
  生物降解性是另一个潜在的障碍,一些生物塑料只有长时间暴露在超过50摄氏度的温度下才会完全分解,人们担心如果生物塑料不再特殊设施中处理,是否也会增加塑料污染问题呢?陈表示,大豆塑料包装被微生物分解之后,不需再加热就会在一个月内完全消失。
  2、榴莲壳塑料包装
  大豆不是陈研发生物塑料的唯一天然产品,陈还开发了一种水果材料,将富含纤维素的榴莲壳转化成塑料包装。陈说,尽管这种水果的味道不是很好闻,但是新加坡每年大约会消费1200万榴莲,因此丢弃的外壳供应量很充足。
  最后,他希望大量种植大豆的国家可以从他的研究中受到启发,从而开发出零负重的更加环保的包装。他补充道,“我的梦想是不断研发出既便宜又易于实施的技术,减少塑料污染和食物浪费,创造一个更加清洁的环境。”
橡塑装备平台摘编自:包装经理人 
(R-11)